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4日从正在举行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2007至2011年,各级财政投入拉萨市文物保护的经费达4.15亿元,大昭寺、哲蚌寺等众多文物古迹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 记者从拉萨市文物局了解到,4亿多元的文物保护经费中,包括国家、自治区和市级财政投入等。其中,九成以上经费来自国家投入。 在位于拉萨西郊的哲蚌寺,记者看到,修缮一新的哲蚌寺正迎接着八方来客。始建于公元...
为尽快编制石家庄市正定古城整体恢复规划设计方案,顺利推进古城保护开发工程,7月17日,正定古城整体格局与风貌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在正定国豪大酒店召开。 据了解,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全国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汪志明,中国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名城委副主任委员、教授张兵,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王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城学委副主任委员、教授赵中枢,中国规划设计院名城...
7月18日,山西彩塑壁画保护工程启动暨首期彩塑壁画修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表示,中国彩塑壁画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在山西有着集中体现,该工程的开展将会在中国文物保护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童明康表示,山西作为中国的文物大省,不仅元代以前早期木构建筑数量位居中国之首,而且古代彩塑壁画数量之多、技艺之精、内涵之深也冠誉全国。此次成立彩塑壁画修复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提...
近日,闽台红砖古厝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市石狮市博物馆举行,此次研讨会作为第六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的重头活动之一备受瞩目。会议吸引了数十名两岸专家学者针对闽台红砖古建筑展开学术研讨,挖掘闽台特有文化根源,携手保护闽台红砖古建筑群。 红砖古厝是中国四大古民居之一,泉州市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明清时代的红砖古厝,它是两岸同胞文化交流的印记,是展现闽台地方风土人情的所在,也是凝聚海峡两岸亲缘关系的...
首都北京,一座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 早在1982年,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就以保存文物极为丰富、古代都城风貌较完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等特征,位列其中。 以明清时期北京护城河及其遗址在内的北京旧城,是古代中国都市计划的杰作,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跃介绍说,截至目...
在批复文件中,国家文物局就猿人洞遗址保护方案的修改和完善给出了具体指导。 国家文物局指出,有关部门应结合已开展保护措施的效果评估,进一步说明采用整体覆罩形式搭建大体量保护性建筑的必要性。至于局部防风雨和防风化的需求,建议积极考虑采用小型现代化防护设施解决。保护性建筑设计应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遗址本体的扰动和对传统景观的改变。 如果对遗址整体覆罩,内部微环...
侨乡村的古民居。 侨乡村的古民居。 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小康4日表示,在当地的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中,梅州特别重视对侨乡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 中新社与广东幸福同行“走转改”采访团4日来到世界客都梅州,谢小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客家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性开发是文化旅游特色区的亮点之一,梅州正在规划建设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09年4月,梅州已启...
在“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蔚县南留庄村,4位当地村民正围坐在屋内的土炕上玩着纸牌,其中3位老人中年龄最长者已达90岁高龄。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暖泉镇西古堡,50多位来自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学生正在这里写生。 23日下午,历时3天的“冀晋鲁豫辽五省历史文化名村(镇)村(镇)长论坛”在河北省蔚县落幕。针对蔚县古村堡群...
当大多数职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候,文物预防性保护却逐渐发展成学科跨度最大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涉及的知识有材料学、建筑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机械学、系统科学、管理学,同时包括很多技术领域。而且,在把多种文化以及文化遗产传至后代的同时,对多重价值体系也要有一个充分的理解。 藏品保管面临的挑战 博物馆藏品保管人员在一个工作日之内要使用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体系,同时接入互联网的专家网络。 ...
为充分发掘整理峄山文化资源,深入考证峄山文化底蕴,打造“儒家文化第一山”品牌,日前,峄山风景区管委会成立了峄山文化遗迹发掘小组,对峄山现有遗迹遗址进行保护性发掘。 此次对峄山文化资源的考察行动重点寻找峄山峄阳书院、春秋书院、孤桐书院、子思书院四大书院历史遗迹,搜集峄山儒家文化渊源资料,保护修复峄山残存石刻碑刻,进一步梳理峄山文化脉络。发掘小组根据《峄山旧志》、《峄山新志...
近日,阎崇年、余秋雨等专家学者从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播方式上入手,建言献策,为国内不少端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金饭碗”的城市,提供了一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思路。 在“2012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避暑山庄文化研究与传播峰会”上,清史专家阎崇年一登上讲台就摆明观点,将史学界广泛公认的“一座避暑山庄,半部清朝历史”的论断,进行了全面升级...
“重庆之蛙”秘密电台旧址 修复后的“重庆之蛙”效果图 荒废多年的抗战遗存“重庆之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望恢复昔日的显赫地位。7月3日,记者从重庆市沙坪坝区文物部门了解到,该遗址曾有3处,如今却仅存发电站一处。近日,由重庆大学设计的遗址保护方案业已出炉,修复完成后,“重庆之蛙...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7日对大运河北京段进行实地跟踪调研,继续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参加调研并出席座谈会。 调研组考察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玉河故道、位于朝阳区的平津闸和位于通州区的大运河通州段,了解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困难。 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跟踪调研座谈会”上,罗富和说,大运河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和发展好这...
2012年6月25日至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届时,大会将对内蒙古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投票表决。距离投票表决的日子越来越近,6月21日,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元上都遗址申遗现场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安泳锝。 记者: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是什么? 安泳锝:元上都遗址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晶,是充分展示中华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